学会服务热线:

0755-2883 2911

欢迎访问深圳市涂料技术学会官方网站...

首页 >> 行业资讯 >>深度报道 >> 【深涂学会 科普知识】红外隐身利器:三维光子晶体的独特特性
详细内容

【深涂学会 科普知识】红外隐身利器:三维光子晶体的独特特性

1714012308465281.png





摘要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隐身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在世界各国受到强烈关注。光子晶体凭借其带隙的可调控性脱颖而出。利用带隙处于红外波段的光子晶体作为表面涂层材料能够有效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实现红外隐身。利用理论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胶体基元自组装技术制备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进行研究,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根据布拉格衍射定律分别确定带隙处于红外探测仪和红外夜视仪的检测波段(3 ~5μm 和8~14μm)的光子晶体胶体基元直径范围,并通过分散聚合法合成1~2.21μm单分散性良好的聚苯乙烯胶体基元。对垂直自组装法、重力沉降法和层层自组装法3种常用的胶体基元自组装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恒温水浴烘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光子晶体结构规整,带隙范围内红外透射率从80%可降至25%,红外热成像仪测试显示对60℃的背景材料红外隐身效果好;该方法具有实验设备和工艺简便、耗时较短(仅3h)、适用微球种类多、阵列规整有序等优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探测设备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红外探测器发现敌方目标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让我方的军事装备、设施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因此,红外隐身技术在高技术和现代军事中至关重要。目前广泛采用低发射金属涂层材料来躲避红外探测器的探测,但其在整个红外波段的低发射性造成设备散热困难,设备温度升高,同时,金属自身的高反射性使可见光和雷达波的反射有所增加,不利于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兼容隐身,因此近年来光子晶体等具有光谱选择性的新型隐身材料得到广泛关注。


传统材料的光谱选择性无法控制,而光子晶体却能够通过其微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调控电磁波的传输与辐射。对禁带频段内的电磁波高反射,并且还可以抑制光介质在禁带频段内的自发辐射。通过利用光子晶体禁带的高反射、低辐射等特点,可以有效改善军事目标的辐射特征,使其无法被红外线侦察装置侦测到,从而实现了红外隐身的目的,并大大提高了军事目标在战争上的生存能力。

01

三维光子晶体研究进展


将光子晶体应用于红外隐身国外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早,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1997年,通过详尽的理论计算,设计了同时具有供体和接受器缺陷的一维硅(Si) /二氧化硅(SiO2)光子晶体材料,从而达到了对500 ℃ 以下物体红外辐射的强烈控制效果,对于工作频段在2. 5~6. 0μm之间的探测器也有着一定的隐身效应。2000年,利用层叠的硅棒排列制备三维光子晶体,在提高了5~9μm 波段热辐射能力的同时,有效抑制了10~16μm 波段的热辐射。

2014年以前,发射光谱完全取决于热辐射控制的物质,因为一经结构成形,光谱就无法动态调节。将多质量子结构导入光子晶体晶格中,并利用对外部偏电压的电调节直接抑制对量子层的吸收度,来实现对热辐射的快速调节。

为扩大光子晶体禁带的宽度以增加对目标波段范围覆盖率,可以选取折射率相差大的材料来构成一维二元光子晶体。通过周期结构产生的布拉格反射与无序结构产生的局域光相结合,设计出了无序一维二元光子晶体,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光子禁带。把超导体等、离子体等新型材料导入普通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结构中从而构成一维三元结构,实现了对禁带的拓宽。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日益完善,多频段兼容研究方向成为隐身材料中新的发展趋势。用800nm Si02制备光子晶体,并以此为模板,除去Si02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填充 Si,大规模制备了具有双频段完全禁带的三维Si基光子晶体。在微米中空管构成的光子晶体中合成了热控制的VO2纳米粒子,获得了中红外波长区域温度可调节的自适应性材料,并利用温度改变调节V02的折射率和相变,以此调控光子禁带的位置和宽度。上述内容和许多未列出科研成果证明了光子晶体对于红外线辐射控制,及其在红外隐身领域的可行性。

三维光子晶体的制造方式很多,有微机械加工法、半导体工艺法、激光全息干涉法等因为三维光子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很好的对称性,利用上述制造方式能够成功得到具有禁带的光子晶体结构,但制备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由于对纳米技术研究的开展,胶体基元自组装的方法“9-2”成为了一种相对普遍的制备光子晶体方法该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因此在实验室研究中被广泛地采用。

现阶段制备的光子晶体通常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其主要是由于利用了纳米级聚苯乙烯(PS)光子晶体的特殊结构色。对于粒径100~500nm的PS微球所制成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来说,其光子带隙主要位于可见光波段,因此人们可以用肉眼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到光子晶体色彩的改变。而通过将该波段光子晶体与一些颜色响应材料相组合,就能够实现对特定刺激物的颜色响应,进而达到裸眼测试的效果。

但是,关于微米级的胶体基元及其所构成的光子晶体材料,人类投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微米级胶体基元构成的光子晶体,其光子带隙主要位于红外波段,超出可见光范围,无法用肉眼识别结构色,在作为传感器材料时往往需要利用光学测量设备,同时,红外波段是很少利用的波段,所以相应的研发工作进行得也相对较少。不过由于光子晶体的迅速发展,使自组装光子晶体的带隙波段从可见-近红外扩展至中红外,甚至远红外波段变得更加关键。

报名热线.jpg

02

胶体基元微球的理论计算及制备

光子禁带现象是指当一光子晶体的结构变化周期与某一光波长达到相同量级时,它就会限制这一波段的光从其内部传播。光子禁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发生了布拉格衍射,从而能够利用布拉格方程计算光子禁带的理论数值。布拉格衍射定律如图1所示。图1中 θ为布拉格衍射角,d为(111)晶面间距,n为材料平均折射率的倒数,λ 为衍射波长度。

根据晶体理论研究的方式,将光子晶体的空间周期分割为一组平行等间距的平面点阵,用布拉格方程可以描述为nλ = 2dsinθ。

为便于计算,将制备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薄膜看成是密堆积结构,禁带中心波长 λ 满足布拉格衍射关系式:


1715564616399562.jpg


1715564624827469.jpg

式中:neff为等效折射率,

1715564726131168.jpg

ns、fs分别为SiO2微球材料的折射率和体积分数,nair为空气的折射率。SiO2微球材料的折射率 ns = 1. 46,空气的折射率约为 1,密堆积结构微球的体积分数 fs约为 74% 。面心立方(1 1 1)晶面的面间距 d111符合:

1715564757555900.jpg

式中:a 为面心立方结构的晶格常量;D 为SiO2微球的直径,是入射光和法线的夹角,当垂直入射时 θ =0,则有:

1715564780631592.jpg

将(2)式、(3)式、(4)式代入(1)式计算,得

1715564798376120.jpg

因此想要让波长处于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3~5 μm,8~14 μm) 内,SiO2 微球粒径范围为 1. 36 ~2. 26 μm,3. 62~6. 33μm。取 2 μm、5 μm的SiO2微球作为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的组成单元,理论禁带的中心禁止波长为4. 42 μm、11. 05μm。

同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折射率1. 49 得到 λPMMA = 2. 25D。因此想要让波长 λ 处于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3 ~5 μm,8~14 μm)内,PS微球粒径范围为1. 33~2. 22 μm,3. 56 ~ 6. 22μm。同理粒径 2μm、5μm PS 微球组成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理论禁带的中心禁止波长为4. 50 μm、11. 25 μm。

同理由PS微球的折射 率1. 59得到: λPS =2. 38D。因此想要让波长 λ 处于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3 ~ 5 μm,8 ~ 14 μm) 内,PS 微球粒径范围为1. 26 ~ 2. 10 μm,3. 36 ~ 5. 88 μm。同理粒径 2 μm、5 μm PS 微球组成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理论禁带的中心禁止波长为 4. 76 μm、11. 90 μm。3 种材料光子禁带中心波长的对比如表 1 所示。

1715564823496278.jpg

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微米级单分散 PS胶体基元,通过形貌表征看到 PS 小球粒径均匀,尺寸可由单体加入量及引发剂使用量控制。通过改进的 Stober 法进行纳米级SiO2微球制备,并调节试剂比例,得到一系列单分散的SiO2微球。

ca16c72b817f2c3cfd78817bb8db5b0.jpg

03

胶体基元自组装方法制备光子晶体

目前,大多使用胶体自组法的方法制备蛋白石型光子晶体。如图 2 所示,将表层上带有相同电荷的胶体粒子(如非晶 SiO2微球、PS 微球等)按一定的浓度分散在溶剂中,颗粒表面不同的电荷相互产生作用,从而伴随溶液的挥发,将胶体颗粒自动排列成六方密堆积的面心立方晶格(FCC)。当胶体微球的尺寸与光波长相等时,该晶体即可形成光子带隙。


1715564891798131.jpg

胶体自组装模板制成的反蛋白石光子晶体,与光刻、物理腐蚀法等其他光子品体的制备技术比较,有着如下突出优点:

1)可以通过不同的试剂浓度调控微球颗粒的尺寸,且微球合成较容易;

2)可以通过改变微球的直径来调整光子晶体带隙的位置;

3)不要求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且制作成本低;

4)在蛋白石光子晶体的空隙中可以填充种类广泛的介电材料,如各种金属材质、半导体材质、有机试剂、其他高聚物材料,甚至液晶材质等;

5)单分散的 PS 或SiO2胶体基元可以自组装为面心立方的三维结构,因此比较易于制造出高质量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模板”。

3.1 垂直自组装法制备光子晶体 

垂直自组装法制造工序和装置简便,得到的晶体品质好、厚度准确可控,耗时 3 ~ 5 d,是目前光子晶体制备领域普遍使用的方式。本节采用此法自组装制备 PS 蛋白石型光子晶体阵列。

3.1.1 原理

垂直自组装法的基本流程为:将一表面亲水化处理过的基片几乎垂直地放入微球悬浮液中(体积分数一般为1%左右)。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由于悬浊液的缓慢匀速蒸发带动胶体粒子自发有序地沉降于基片表面,从而构成了多层规整排列的三维晶体阵列,如图3所示。

1715564956838737.jpg


1715564957192666.jpg


3. 2重力沉降法制备光子晶体

3.2.1 原理

重力沉降法是当单分散的胶体微球在溶液中长期静置时,胶体微球在重力场的作用力下沉降到底部,进而自组装为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的方法。胶体晶体的结晶成核和生长过程中包括了重力沉降、扩散传输以及布朗运动等各种运动状态。需要胶体微球堆积的速率足够慢,堆积在容器底部的胶体微球才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其平衡位置,从而有序地堆积组装成三维晶体结构,如图6所示。可见此法的弊端是制备耗时较长(数周乃至数月),同时无法控制堆积层数和光子晶体的表面形状。

本节选取单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微米级 Si02胶体基元来制备蛋白石型光子晶体。因为胶体微球的沉淀时间直接影响结晶排列的有序性,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溶液挥发的速率、溶剂的黏度、密度等因素。根据 Stokes 公式,为了减小胶体基元的沉降速度,可以适当提高溶剂黏度并减小密度差。用体积比为1:3的乙醇和二澳甲烷混合溶液作为分散剂,密度比 Si02小且相差不大,为2.058 g/cm3,在60℃时制备得到的光子晶体阵列质量最好。

1715565020564809.jpg

3.2.2 形貌表征

采用混合溶剂重力沉降法得到光子晶体阵列排布较好,如图7所示。但因为该法耗时较长,不易控制微球层数,且很难得到规整的蛋白石型光子品体,因此不宜采用本法生产红外隐身材料。

1715565062549628.jpg



3. 3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光子晶体

3.3.1 原理

单层光子晶体薄膜的制造方式主要有气-液界面自组装3-3、液体与液体界面自组装、对流自组装3等方式,其中气体与液体界面上自组装有最容易操作、效率高、成功率高等特点,其原理如图8所示。微球单分散的醇-水混合液在高表面张力液面(一般是水面)上迅速扩散,自发地在液体表面产生六边形密堆积单层胶体晶体,即为单层光子晶体膜。

1715567316108030.jpg

本节选用单分散性良好的粒径1.26~2.10 μm之间的PS微球进行实验。此生产过程的特殊操作是:先用移液枪头吸取少量PS微球混合乳液,然后缓慢匀速倾注于水面上,形成单层光子晶体并捞取,如图9所示,多次重复捞取并烘干,层层组装。

1715567390196805.jpg

3.3.2 形貌表征

利用日本Hitachi公司生产的S-4800 SEM,1.5kV电压环境中观察单层光子晶体和多次捞取制备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阵列,结果分别如图10和图11所示。选取直径为1.42 μm的PS胶体基元为基本组成单元,如图10可见,制备的单层光子晶体排列紧密规整,层数单一。由图11可以看出,多次捞取制备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阵列表面规整度高但层与层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瑕疵与缺陷。

3. 4 新型自组装方法-恒温水浴烘培法

3.4.1 原理

垂直自组装法对纳米级聚合物微球而言,形成光子晶体结构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尺寸较大的微米级胶体基元,却因为重力较大而都沉在了底部,难以在垂直玻片表面产生规则的光子晶体结构,同时还有制备周期较长的缺点。重力沉降法制备光子晶体耗时更长,一般在一周左右,而且很难制备出阵列规整的光子晶体,用该法制备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也并不理想。此外,通过层层自组装法也可以生户出大面积光子晶体,不过得到的光子晶体每层之间很易产生一些大块缺陷,且该方法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繁琐。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制造方式简便、快速高效的方式来制备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

采用液体对流自组装的原理,考虑在某一恒温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烘干基片表层的微球液滴,在溶液挥发的过程中将微球自组装得到光子晶体。利用实验室常见仪器设备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制备大直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的方法,将这种方法命名为恒温水浴烘培法,如图 12 所示。

1715567442724193.jpg

3.4.2 制备步骤与现象

1)玻片亲水化处理:用浓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浓硫酸:双氧水=7:3)浸泡玻片 12 h。然后再反复超声清洗玻片后吹干备用。

2)将玻璃缸装满水,然后将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漂浮于水面上,打开加热设备并将温度设置为80℃。待系统温度稳定后,将亲水处理过的玻璃片平放在表面皿上。

3)将已制备好的 2 μm 尺寸、粒径均一的 SiO2微球分散到乙醇中,并将溶液浓度调整为 1% 。然后将该溶液在超声中振荡 30 min,使 SiO微球在溶液中完全分散。用滴管把溶液滴加于玻片上,形成一圆形液滴。大约几十秒后待溶剂充分挥发,就可以得到规整的光子晶体,如图 13 所示。

1715570549944472.jpg


1715570550641834.jpg

4)将制备好的光子晶体放入 80 ℃ 鼓风干燥箱中,烘烤 2 h,使光子晶体完全干燥,且烘烤可以加强光子晶体的结构。

报名热线.jpg

3.4.3 形貌表征与红外隐身材料的红外热成像

利用SEM在1.5kV电压环境中观测到,排列出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见图14)阵列规则度较高。

由恒温水浴烘培法制备的蛋白石型Si02光子晶体如图 15 所示:在60 ℃恒温烘箱中从左到右摆放的3片光子晶体组成Si02微球粒径分别为2. 0 μm、1. 5 μm 和 1. 0 μm。

1715570615358578.jpg

1715570632145271.jpg

为检验其红外隐身效果,利用红外热成像相机(工作波段3~5μm),拍摄了一组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的红外热像图。红色越深代表红外热辐射越强烈即温度越高,反之蓝色越深表示对外热辐射越低,表明材料对红外热辐射的隐身效果越好。由图16可以看出,3片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从左到右的红外隐身效果逐渐减弱。

Si02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的带隙中心波长为组成微球直径的27倍。因此粒径2.0μm、1.5μm和1.0μm3 种光子晶体的理论带隙中心波长分别为4.420 μm、3.315μm 和2.210 um,带隙向近红外方向移动,即这3 种光子晶体对远红外热辐射的隐身效果逐渐减弱,这与红外热成像图表现的效果一致。采用Nicolet is5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红外特性进行表征。

如图17 所示,对制备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的红外光谱效果较好,该光子晶体在波长4.25 ~4.57 μm 范围内红外透射率最低降到 25%(蓝色矩形部分),且带隙中心波长为4.41μm。由1.1节可知,Si02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的带隙中心波长与组成微球直径的关系式为 λ=2.21D因此粒径为2μm的Si0,胶体基元制备成的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的带隙中心波长理论上应为4.42μm,与实际红外光谱仪测得的带隙中心波长 4. 41 μm 相差很小。

1715570660380822.jpg

1715570671616920.jpg

3.4.4 温度对红外隐身材料的影响

保持Si02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分别在40℃、60℃和80℃下将粒度2.00μmSi02胶体基元采用恒温水浴烘培法制备蛋白石型光子晶体。通过图18可看出,在40℃的温度下基本没法得到光子晶体阵列,主要原因是温度太低溶液蒸发速度过慢,微球沉降速度过快;在60℃时制得的光子晶体结构较为松散,但基本可以获得有序的三维阵列;而在80℃下制备的光子晶体阵列十分规整有序,完全能够达到优质光子晶体的要求。因此选择在80℃下制备光子晶体较为理想。

综合比较3种常用的胶体基元自组装方法和新型的恒温水浴烘焙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恒温水浴烘培法具有耗时较短、适用胶体基元种类多、制备设备和工序简便、结构规则有序等优势。

04

结论

本文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于胶体基元自组装技术制备蛋白石型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对3种常用的胶体基元自组装方法的研究对比,提出一种恒温水浴烘焙法:将垂直界面换成水平界面,通过烘干基底表面使液滴中溶剂蒸发,实现微球的自组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715570704405788.jpg

1715570731970905.jpg

1)采用所提方法得到的光子晶体阵列规整有序,带隙范围内红外透射率从80%降至了25%,红外热成像仪测试显示在60℃下的材料红外隐身效果较好。

2)相较于其他三维光子晶体的自组装方法,恒温水浴烘焙法兼具耗时较短、适用微球种类多、制备设备和工艺简单、阵列有序度高等优势,是制备三维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的理想方法。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行业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侵权问题,请与本号后台联系,即刻删除内容处理。

9a5c1de98d74f288125a2dd0e72960a.jpg


1712557838662861.jpg


团结   务实   创新   发展

在线客服
- 网络部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期刊编辑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会员部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培训部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投诉建议部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晨誉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