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现象 | 原因 | 处理方法 |
浑浊 | 多见清漆或清油。一般为 轻微浑浊,也有变稠现象,严重的为白糊浆状 | 稀释剂选用不当或用量过多,室温过低,相对湿度过大,容器封闭不严,内含水分,铅类催干剂用量过多 | 轻微浑浊时,可加入松节油、丁醇或苯类环烃溶剂,用隔水加温至60 -65C,室温控制在18-25C,相对湿度在65% +5% |
变厚 | 黏度增高、变厚,严重时为冻胶状 | 漆料酸性过高,与碱性染料反应,成品聚合过度,温度过热、过冷,容器漏气、漏液 | 室温保持在18~25C涂料隔水加热,,醇酸氨基漆可在溶剂中加入25%的丁醇 |
变色 | 清漆类:变黑红色、红棕色 色漆类:上下颜色不一致,金粉、银粉发黑变乌 | 清漆类:溶剂水解与铁容器反应;漆中含有酸性树脂 色漆类:颜料褪色,金属颜料变绿, 颜料沉淀 | 采用木桶、瓷质、玻璃料容器盛装:色漆最好是漆料和颜料分装, 现用现调,清漆中可加入少许磷酸 |
沉淀 | 清漆类:底层沉有各种杂质或不溶性物质,上部漆料完好 色漆类: 一般情况下沉淀物能搅碎,严重时必须研碎 | 清漆类: 漆内有杂质或不溶性物质,铅催干剂在储存中过冷或受潮,溶剂使用不当 色漆类: 颜料密度大,颗粒太粗, 体质颜料太多 | 清漆类:过滤除去杂质 色漆类:定期反复倒置,使用时充分搅拌,结块后重新研碎调配或用在不重要部位 |
容器变形 | 容器鼓起、膨胀 | 天热,容器内温度过高,漆内变成气态 | 温度较低处 |
结皮 | 打开漆桶,面上有层薄皮,有时有小颗粒或全部胶化现象 | 容器封闭不严, 涂料表面与空气接触,催干剂加人过多。储存时间过长 | 使用前将涂料重新过滤,涂料用剩后在漆面上洒上稀释剂催干剂中配用部分锌、钙催干剂 |
发胀 | 肝化:呈硬胶状胶凝,粗度增高或结成冻胶 假厚:外表稠厚 | 氧化物与酸性天然树脂涂料相遇,油料与滦料聚合过度,乳胶中有水溶性颜料, 颜料中有含盐物质,做干剂用量过多,漆中含有颜料过多,特别是使用氧化锌、锌钡白、炭黑等颜料 | 一旦肝化即无法使用,这类涂料不宜存放过久,经机械搅拌加入少量有机酸可恢复正常,经搅拌后会恢复原状,停止搅拌后仍呈假厚状,但仍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