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产中,做出来的涂料总是不合格。一次一次的尝试和摸索,一次一次的小试和中试,体现出来的是涂料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对涂料的一份热爱。
很多时候,也会回头翻翻看那些最基础的知识,会想想是不是我们在配方设计的过程中,哪个因素没有考虑到呢?
建立一个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涂料配方,一直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课题。总的来说,进行涂料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如基材的材质,是高档产品(如轿车、飞机、精密仪器仪表等)还是中低档产品(如家用电器、内外墙、桥梁、塑料、纸张等)。是一般的装饰,还是起保护作用,还是赋予被涂物件某种特殊功能,如防腐、防污等。一般来说,涂膜的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如硬度与柔韧性、附着力与成膜性、亲水性与防水性、防腐蚀性与表观性能等,因此,过高追求一种性能,势必会损害其他性能,配方设计需要找到这些性能的平衡点。即树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能,如室温干燥固化还是反应固化,柔软性/硬度比,与被涂基材的黏结性、耐候性、耐紫外线辐射性能、防腐蚀性等。
即溶剂和稀释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挥发速率、沸点、对树脂的溶解性、毒性和闪点等。如着色力、遮盖力、密度与基料的混溶性(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耐热性等。如防沉、防流挂、防桔皮、消泡性能,帮助颜料润湿分散,改善涂料的施工性和成膜性等。
包括原材料的成本,生产成本,储存和运输成本等。用于高档产品的涂料,其性能要求更高些,价格可以较贵些;用于低档产品的涂料,性能可以稍差些,价格则可以便宜些。明确所设计的涂料配方产品是市场上的全新产品还是其他公司已有类似的产品,若是后者,则要比较所设计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的优势,包括涂料本身的性能,如固含量黏度、密度、PVC及储存期等;使用性能,如遮盖力,需要涂几次才能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是常温干燥还是升温反应固化成膜;漆膜的性能,如柔软性/硬度比、附着力、耐候性、耐紫外线辐射性能、耐酸碱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溶剂性、耐污性、耐温性和耐湿性等。以此确定产品是否在某一个或某几个主要性能上优于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产品,或性能近似但价格上有很大的优势。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行业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和知识产权等侵权问题,请与本号后台联系,即刻删除内容处理。







汇 聚 平 凡 共 筑 伟 大